Phone: +852 6095 3702 WhatsApp Email: info@professionaldietitian.com.hk

Articles posted in 媒體訪問


  • 素食抗炎增肌 無礙運動表現

    【明報專訊】素食減碳成為潮流,今屆巴黎奧運的選手村餐廳,菜單選項中60%是素食,80%取自法國本地食材。奧運競技是高水平運動較量,運動員不吃肉,會否影響表現? 素食以五穀、蔬菜和水果等植物及其製品作為主要食糧。不少人認為,大魚大肉才能提供足夠體力,尤其是熱量消耗量極大的運動員,應是無肉不歡。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表示,這是一種誤解,人體所需能量,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及蛋白質;無論素食與否,只要懂得從飲食中攝取足夠和均衡營養,就足夠應付高強度運動。 脂肪不足 易「撞牆」疲勞抽筋 根據香港體育學院的運動營養指引,碳水化合物應提供佔總能量55%至60%、蛋白質佔12%至15%,脂肪佔25%至30%,缺一不可。雷雄德表示,不少業餘運動人士只專注操肌或減磅,並誤解脂肪只會致肥,忽略不夠碳水化合物會令人容易疲倦及暈眩。另常有馬拉松跑手遇到「撞牆」情况,即跑步至尾段時,突然全身乏力、抽筋,甚至作嘔,往往與脂肪儲存量有密切關係。 抗氧化劑、優質蛋白質 減運動損傷 運動員飲食,需要兼顧抗炎和增肌的需求,通過攝取充足抗氧化劑、Omega-3、優質蛋白質等營養,既可以減少運動損傷和炎症,又可以促進肌肉生長和修復,從而提高運動表現。註冊營養師萬侃表示,植物食物大都富含抗氧化劑,同時高纖、低飽和脂肪、低熱量。而大豆製品、堅果、全穀物等,均是很好的素食蛋白質來源,是肌肉生長與修復的關鍵;南瓜、山芋及全穀物等亦是很好的複合碳水化合物,在運動前後攝入,以便身體快速吸收。另外,橄欖油、堅果及種子等食物,是優質脂肪的來源,有助關節健康,同時提高運動表現。素食亦較容易攝取足夠膳食纖維,有助維持腸道健康。 電解質調節神經 除了要攝取足夠熱量,也不要忽略鈉、鈣、鉀、鎂等電解質的重要。它們可以調節神經和肌肉功能,保持體液平衡。運動過程中,電解質隨汗液流失,身體缺乏電解質會影響肌肉,引致抽搐、疲倦及頭痛等情况。 萬侃表示,素食者日常可以透過香蕉、堅果、大豆、乳品、蔬菜等攝入電解質。不過,維他命B12、鋅、鐵質及肌酸等,較常見於動物食品,素食者不容易在餐飲中完整吸收,需要多加注意: 維他命B12:對能量代謝及紅血球生成等有重要作用,可選擇服用補充劑 鋅:可透過豆類、堅果及全穀物等攝取,有助蛋白質代謝、提升免疫功能 鐵質:選擇深色蔬菜、全穀物等,搭配含豐富維他命C的食物一起食用,有助身體吸收鐵質 肌酸:協助攜氧能力與肌肉功能。可從藻類或合成補充劑獲取,可提高運動爆發力和耐力,更有助力量訓練 運動前1小時 吃水果或麵包 運動要有好表現,需要各方面配合。雷雄德強調,訓練期間要有足夠營養補充,並需要配合運動項目來安排飲食。萬侃舉例,運動前1小時,透過水果或麵包等攝取容易消化的碳水食物;另外選擇豆類及堅果攝取植物性蛋白質,再配合橄欖油吸收適量脂肪,有助能量供給,優化肌肉。運動後除補充水分外,也可以透過植物性蛋白質、全榖或薯類食物,幫助肌肉修復和生長。 文:黃碧文編輯:梁小玲美術:謝偉豪明報副刊About Dietitian

  • 【明報專訊】糯米升糖指數「爆燈」 患糖尿宜少吃

    糯米屬穀物類,營養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,另外含有小量蛋白質、脂肪、維他命B、礦物質。糯米有不同種類,例如白糯米、黑糯米等。註冊營養師萬侃表示,黑糯米營養價值略高於白糯米,膳食纖維和鈣質較多,每100克白糯米和黑糯米,分別含有2.8克和4.9克膳食纖維。每100克黑糯米含有22毫克鈣,比白糯米多1倍。 不過,糯米的升糖指數(glycemic index,簡稱GI)高達98,近乎「爆燈」。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及吸收得愈快,升糖指數愈高。葡萄糖GI設定為最高分100,以此作基準,食物升糖指數分為高(GI ≥ 70)、中(GI 56-69)、低(GI ≤ 55)。糖尿病患者要避免高升糖指數食物,因會令血糖上升的速度較快;血糖長期過高及不穩定都會影響血管,增加併發神經、眼睛、血管疾病等風險。另外,高GI食物令人很快覺得肚餓。 糖尿病患者想吃糉應節,可考慮選擇以紫米、糙米、蒟蒻米取代部分糯米。萬侃表示,糙米保留完整的稻米營養,蛋白質、纖維及維他命B1比糯米多。至於蒟蒻米,由澱粉和蒟蒻製成米粒形狀。蒟蒻含豐富水溶性纖維,糖分和熱量都較糯米低。 原文網址 About Us

  • Topick 經濟日報 10款方包添加劑數量大比拼 營養師:麵包添加劑愈少愈好

    【方包/麵包/添加劑/早餐】袋裝方包是不少港人喜愛的早餐,而含有愈少添加劑就愈好。TOPick記者搜羅了市面上一共9間麵包生產商所售的10款方包,發現袋裝方包的添加劑數量由最少只有2種,至最多有多達13種。有營養師提醒,選購麵包時愈少添加劑愈好,添加劑可能會令小朋友過度活躍,引起皮膚、呼吸系統等敏感反應。 TOPick記者搜羅市面一共9間麵包生產商所售的10款方包,包括嘉頓、東海堂、美心、Bakers Choice、山崎、聖安娜、A-1 BAKERY、奇華及MEADOWS。 從表格中可見,「嘉頓生命麥包」含有最少添加劑,共有2種,而「山崎麵包方包」含有最多添加劑,共有13種。另外,有2款麵包不含防腐劑,包括「A-1 BAKERY 高級方包」、「奇華餅家白方包」,而這2款麵包所含有的添加劑分別是7種及12種。 10款袋裝方包添加劑數量大比拼 添加劑對袋裝麵包的作用 食物添加劑種類繁多,常用的包括防腐劑、抗氧化劑、甜味劑、染色料、增味劑、增稠劑、乳化劑等。「reFOODlution」創辦人、澳洲註冊營養師萬侃(Violet)接受TOPick訪問時解釋,袋裝方包中的不同添加劑有不同作用: Violet表示,在食品的標籤上,製造商通常會列出所有的成分。如果一款添加劑含兩種數字編碼,則為2種添加劑。此外,同一種添加劑在不同成分中的作用不同,如酵母中的乳化劑主要用於改善麵糰的結構和發酵特性,以獲得蓬鬆的麵包;在人造牛油中,乳化劑則用於穩定乳化系統,確保人造牛油的質地和穩定性。 她又提醒,不同的乳化劑可能具有不同的化學結構和功能,在食品製品中使用的乳化劑應符合相關的食品法規和安全標準。消費者應閱讀產品標籤,了解所使用添加劑的類型和含量,並遵循建議的使用指南,是選擇健康食品的重要步驟。 添加劑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Violet指出,獲准在本港使用的食物添加劑全部均安全,部分添加劑可以安全食用,如天然色素、麥芽糊精;但亦有些添加劑或對人體健康有害,如人工甜味劑、人工色素、抗氧化劑及增味劑等,可能會引起敏感人群的反應,產生頭痛、胃腸不適、腹瀉和腸胃氣脹、濕疹、喘息、慢性咳嗽、過敏性鼻炎等症狀。 而添加劑中,防腐劑「282」屬安全,幾乎沒有副作用。在極少數情況下,它可能會引起不良影響,例如頭痛和偏頭痛。此外,一項小型研究發現,兒童每天食用含丙酸鈣(282)的麵包後出現煩躁、不安、注意力不集中和睡眠問題。另一項研究則指出,可能會導致胰島素阻抗。對於注意力集中方面,Violet表示,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,如個人的生活方式、營養習慣、睡眠品質、壓力水平等。因此,單純歸因於麵包中的防腐劑是不合適的。 Violet指,有研究認為E320可能對健康產生影響,此說法有待更多研究去證實。 如何挑選袋裝麵包 在購買袋裝麵包時,Violet强調,要仔細閱讀產品標籤上的成分列表,確保麵包的成分符合飲食需求和健康目標,選擇含有簡單和易於識別的成分的麵包,避免過多的人工添加劑和不健康的成分,如防腐劑、增稠劑、人工色素等,選擇不含人工添加劑或添加劑含量較低的麵包。 另外,為確保購買來自可靠品牌,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麵包,應檢查產品包裝上的保質期和密封情況,以確保麵包的新鮮度和品質。如對食物敏感或不耐的人士,例如麩質、奶製品或大豆,請注意標籤上的過敏警告或避免相關成分的麵包。 TOPick就此向含較多添加劑方包的3間麵包生產商查詢,包括山崎、東海堂及奇華。 Read More

  • 高組織胺未必致敏 食物排除法揪真兇

    【明報專訊】濕疹患者很多時會主動戒口,避免進食牛肉、海鮮等潛在「致敏食物」,究竟有沒有需要戒口呢? 「組織胺」是引起痕癢的物質。坊間常見的抗敏藥,例如對付鼻敏感、蕁麻疹等引起流鼻水、皮膚痕癢,最常使用的藥物就是抗組織胺。食物中亦含有組織胺,避免進食組織胺含量高的食物,可否解決皮膚痕癢? 皮膚痕癢是如何引起的? 組織胺是其中一種誘發痕癢的化學物質。註冊營養師萬侃指出,組織胺由人體產生,當免疫系統抵禦入侵物如花粉、霉菌等致敏原時,白血球會釋放組織胺到血液中,從而導致皮膚痕癢等過敏反應。 當皮膚受到刺激時,免疫系統中的肥大細胞啟動保護機制,分泌更多的組織胺到血液,促進炎症反應和修復組織。當組織胺與微血管內皮細胞上的組織胺受體結合,就會產生瘙癢感覺及紅斑,引致皮膚疾病,例如濕疹、蕁麻疹等。而組織胺只是痕癢機制中的其中一種物質,其他物質例如IL-31、IL-4及IL-13都可以誘發痕癢。 芝士、泡菜、罐頭 含較高組織胺 日常飲食中,不難找到組織胺的蹤影。一般來說,與新鮮食物相比,芝士、乳酪、豉油、泡菜、罐頭等發酵或加工食物含有較高組織胺;此外,鯖魚、吞拿魚、熟成肉類、咖啡、酒都屬於高組織胺食物。萬侃表示,大多數人可以耐受高組織胺食物,僅約1%人有組織胺不耐症,他們由於體內缺乏一種稱為二胺氧化酶(diamine oxidase,DAO)的消化酶,使食物中的組織胺在身體積聚無法正常分解,引起皮疹、蕁麻疹、呼吸困難、皮膚痕癢等徵狀。患上腸胃或肝臟疾病、壓力大、腸道微生物群失衡等,都會增加患組織胺不耐症的風險。 「組織胺不耐症」首次出現在1980年代醫學文獻中,惟醫學上暫時沒有足夠證據證實此疾病機制及治療方法,一般泛指身體不能正常代謝組織胺,導致進食大量組織胺食物後,出現紅疹、頭痛、肚痛、作嘔等徵狀。 專家:皮膚痕不必盲目戒口 皮膚痕癢令人困擾、寢食難安,有人會選擇戒口,希望減輕痕癢問題。Violet Man Dietitian 認為不必盲目戒口,「如有需要,患者可在營養師的指導下接受食物排除法(elimination diet),有助了解哪些食物及攝入量可能引起相關徵狀,不一定需要完全戒斷」。 如懷疑某種類食物引起過敏或食物不耐,至少兩周完全不吃可疑食物。如果徵狀有改善,可逐一將「嫌疑犯」食物重新加入食物中,以了解哪些食物引起徵狀。相反,排除食物後情况未有好轉,則表示這類食物不是最可疑的致敏禍首。若證實某食物引起過敏,營養師會調整食物分量,找出引起徵狀的閾值,譬如試驗結果發現吃一片芝士會引致皮膚痕癢,但吃半片沒有問題,那麼病人便毋須完全戒掉芝士。須營養師監督 免營養不良 特別要注意的是,食物排除法應在營養師的監督下執行,切忌胡亂戒口或自行嘗試排除某類食物,以免造成營養不良、體重下降。如果發現進食某類食物後出現皮膚痕癢、出疹等徵狀,有可能是對食物敏感或食物不耐症,應及早求醫。 雖然健康人士能代謝食物中的組織胺,但亦不能放肆地吃。萬侃提醒,加工及醃製食品不但含有較高組織胺,而且鹽分偏高,攝入過量鈉會增加高血壓風險,增加腎臟負擔,日常應注意鈉攝取量(建議每日少於2000毫克鈉,即少於一平茶匙鹽)。文:利楚兒編輯:梁小玲 Read More

  • 【明報專訊】維他命B抗痹痛 亂補過量反招損

    不少都市人受痛症困擾,「低頭族」肩頸疼痛、辦公室上班族腰痠背痛、公公婆婆手腳麻痹,還有生蛇後神經痛、坐骨神經痛……止痛,大家第一時間想到止痛消炎藥;而坊間有維他命B補充劑聲稱能修復神經,改善麻痹、刺痛等問題,它是否另類止痛藥?以維他命B「自療」,有沒有風險? 維他命B是「大家族」,包括B1(硫胺素)、B2(核黃素)、B3(煙酸)、B5(泛酸)、B6(吡多醇)、B7(生物素)、B9(葉酸)和B12(多種鈷胺素),合共8個成員。B1、B6、B12助保神經健康 以維他命B1、B6及B12組合而成的配方,聲稱能改善痛症及麻痹,在眾多維他命B中為什麼選中它們?註冊營養師萬侃指,維他命B1幫助身體將食物轉化成能量,亦有助維持神經系統和心臟正常運作;缺乏B1人士反應較遲鈍、脾氣暴躁、記憶力變差、體重下降和經常感到疲累等,嚴重者神經、肌肉運作及心臟都受影響。維他命B6協助神經系統的傳導功能、製造血紅素,以及維持免疫系統運作正常,亦對腦部發展很重要,缺乏者可能會貧血、頭痛、長暗瘡和情緒低落等。維他命B12幫助製造紅血球、維持細胞和神經系統健康,缺乏可致貧血、手腳麻痹或有刺痛感,嚴重會出現身體平衡有困難、抑鬱、思緒混亂等。 萬侃指上述3種維他命B都對維持健康神經系統十分重要,但「不是愈多愈好,重點是要足夠」。 萬侃補充,身體痛症有不同成因,可能是因為勞損或肌肉量不足,手腳麻痹可能是鎂質不足引致,此類情况補充維他命B不會有幫助。林健偉同樣指出,痛症出現先要找出原因,對症下藥方為上策,「頸梗膊痛有很多原因,有可能是肌肉繃緊、姿勢不正確、用電話過多,這些跟神經沒有關係,(補充維他命B)一定沒有幫助」。而手腳麻痹有可能是腕管綜合徵、椎間盤突出或腰骨退化壓住神經,需要經醫生診斷才能安排合適治療方案。 萬侃提醒,攝取過量維他命B,不會有額外功效,市面上出售的維他命B補充劑劑量一般遠超身體所需,雖然維他命B為水溶性,多餘的會從尿液排出,但過量服用會增加腎臟負荷,亦有可能出現頭暈、嘔吐等副作用。尤其是長期病患者,如腎病患者,服用維他命B補充劑前應諮詢專業人士意見。 可從穀物肉類海鮮攝取「全穀物,如全麥麵包、糙米、紅米等都含維他命B1和B6。」萬侃指,另外可從豆類、肉類、堅果攝取維他命B1;從蛋白質食物,如雞牛羊豬、魚類等攝取維他命B6。而肉類、魚類、奶類、蜆、生蠔、蟹和蛋等就是維他命B12的食物來源。一般人只要飲食均衡,不難攝取足夠的維他命B,她舉例,60克(約半杯)穀物片(muesli)含有0.5毫克維他命B1;100克豬肉有0.5毫克維他命B6,而一條蕉就有0.7毫克維他命B6;100克牛肉有3微克維他命B12。 然而,腸胃功能差、曾接受胃部手術、素食者、長者要留意會否攝取不足維他命B12。林健偉解釋,「維他命B12要靠胃中一種蛋白質intrinsic factor(內在因子)幫助吸收,如胃部有問題或已切除胃部,身體未能生產這種物質就會吸收不到維他命B12」。另外,萬侃表示,維他命B12主要是從魚、肉、蛋、奶中吸收,因此素食者容易缺乏維他命B12,「可以從額外添加了維他命B12的食物,如一些穀物片、豆奶和麵包中攝取,有需要時可服用補充劑」。文:李欣敏編輯:朱建勳明報原文Contact us nowfacebook @refoodlutionhealth

  • 【明報專訊】食大咗 消腩藥阻脂丸難救 西梅菠蘿消滯通便 餐後勿即躺平

    節日派對、自助餐一個接一個,假期外遊更離不開吃吃喝喝!餐餐大魚大肉,盡興過後,便秘了或增磅了,點解決?市面上有不同產品,標榜是「吸油王」、「澱粉剋星」、「通便好幫手」……是否真的可讓人無負擔吃大餐? 市面上有不同消脂消腩、排毒通便、減肥阻吸收的補充劑,聲稱有阻擋油分吸收、燃燒脂肪等功效,常見主要成分有白腎豆、甲殼素、L-carnitine(左旋肉鹼,或稱L-卡尼汀)、難消化性糊精,能否成為「最強後盾」,讓人大吃特吃也無後顧之憂?且聽註冊營養師萬侃拆解補充劑迷思。 長期服補充劑 可致營養失衡 萬侃強調,補充劑只能短暫幫助,若補充劑有阻隔脂肪吸收效果,長期食用或不依照建議分量服食,可能影響營養素如脂溶性維他命A、D、E、K的吸收。 「留肚」食大餐 血糖不穩「大吃大喝後才去補救,當然不太見效,吃的時候控制分量才最有效。」她提醒,「千萬不要有吃了補充劑就可以大吃特吃的心態」,熱量收支不平衡始終會令體重上升,而且吃得過飽也會引致不適,所以切記少食多滋味。開餐時留意膳食纖維(包括水果、蔬菜等)攝取量,「膳食纖維不能被人體吸收,但對腸道健康非常重要,是腸道的清道夫,亦可增加飽肚感,對控制體重有一定幫助」。 另外,千萬別「餓足全日」再去吃大餐,此舉除了令血糖不穩定,也不可能一次過攝取3餐所需營養,「每天應進食最少3份蔬菜和2份水果,但還要吃其他食物,一餐未必吃得下」。 明報 2022年12月26日 歡迎聯絡我哋查詢

  • 瘋show快活人「淑女關注組」新成員紫羅蘭

    澳州註冊營養師 萬侃 Professional Dietitian Violet Man,好開心加入RTHK香港電台第二台瘋show快活人大家庭,由今日開始每逢星期一,下午12至12.30,將會加盟「淑女關注組」。 我是紫羅蘭,紫羅蘭是我。我係『瘋show紫羅蘭』 夥拍李麗蕊同埋馬家姐兩位,用瘋show嘅精神,等嘻嘻哈哈大家笑餐飽之餘,攞到一啲健康飲食嘅訊息。大家要多多支持瘋show紫羅蘭。 大家可以去『瘋show快活人』專頁,點讚支持我。 如果你需要一對一嘅營養資訊,直接聯絡我安排一個Appointment喇。Contact Me

  • 【明報專訊】嘩鬼南瓜周身寶 外皮通便 瓜肉護膚 種子增肌

    又到Halloween,鋪天蓋地的南瓜裝飾,節日過後如何安頓?南瓜從外皮、瓜肉再到種子各有益處,內外都是寶,可煲湯、小炒,做蛋糕或甜品,鹹甜皆宜。 中醫說它補氣益胃,營養師讚它高纖低卡,但同時提醒南瓜屬根莖類蔬菜,澱粉質豐富,糖尿病人、消化能力較差的人,要小心控制攝取量。澱粉質較高 糖尿病人「咪當菜食」 南瓜是不是蔬菜?以為答案是理所當然的「是」?慢着,註冊營養師萬侃 (Violet Man Dietitian) 指南瓜雖然屬根莖類蔬菜,但是與一般蔬菜相比,其澱粉質含量較高,每100克有7.1克碳水化合物,同等分量的葉菜如菜心、菠菜,碳水化合物含量則不足1克。 除了南瓜,番薯、薯仔、芋頭等根莖類蔬菜和粟米都有較高澱粉質,需小心控制攝取量,她提醒,「如果攝入過多澱粉質,血糖或受影響」。糖尿病人可將根莖類蔬菜或其他高澱粉質的蔬菜取代穀物類,作為主要的澱粉來源,食用時應計入主食,相應減少飯、粉、麵等分量,而非計入食物金字塔中的蔬菜類。以南瓜為例,「兩隻雞蛋大的南瓜肉,約等於1湯匙白飯;例如有患者餐單要求吃5湯匙飯,當吃了兩塊雞蛋般大的南瓜時,就只可吃4湯匙飯」。皮比肉更高纖 可焗或氣炸做脆片 南瓜從外皮、瓜肉到種子各有不同益處。萬侃 Violet 指,南瓜肉富含膳食纖維,可助排便暢通,保持腸道健康,而且熱量不高,每100克只有47千卡,不少減肥餐單都能見到它的蹤影。南瓜肉還有豐富β-胡蘿蔔素,當中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可在人體內轉化為維他命A,對眼睛、皮膚、免疫系統都有好處;而β-胡蘿蔔素本身是抗氧化劑,可清除人體有害的自由基,延緩皮膚衰老。南瓜皮比瓜肉更高纖,惟口感較硬,即使長時間蒸煮亦未必變軟。她建議將外皮切成小塊,放入焗爐或氣炸鍋製成南瓜脆片。籽熱量較高 每日最多吃一掌心分量 南瓜籽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皆較南瓜肉豐富,但脂肪亦較多。煮熟後的南瓜肉,每100克含2.7克膳食纖維,南瓜籽有18.4克;蛋白質方面,南瓜肉每100克只有1.5克蛋白質,而南瓜籽約有18.6克,是豐富蛋白質來源之一,健身人士增肌時可加入部分作為配菜。不過南瓜籽屬堅果種子類,熱量較高,每100克有446千卡,她提醒需注意食量,每日最多吃大約一個掌心的分量。補脾胃 益氣 分利小便 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亦寫到南瓜:「今人以為蔬,多食反壅氣滯膈」,指當時的人認為南瓜是蔬菜,多吃卻出現氣滯。孔慶禮提醒,即便是最有益、有營養的食物,食用不當或食過量仍會有不良反應,「就算是正常人,吃得太多南瓜都會『滯』」。吃南瓜後出現滯脹,他建議飲陳皮水、麥芽水,吃佛手瓜、白蘿蔔等去行氣、消滯。另外,可以按摩肚臍上方4寸中脘穴(右圖),「用手輕輕按揉或以暖水袋暖敷,有少許陽氣推動氣的運行,可以消除胃脹」。他亦提醒,肝氣鬱結的人應放鬆心情,減少鬱結;脾胃氣滯的人要多做運動,有利氣血運行,對病情會有幫助。腎病宜慎吃 浸水減鉀量 萬侃補充,南瓜高鉀,腎功能有問題的人亦需注意進食分量,進食前可將南瓜浸水30分鐘,降低鉀含量;腎功能一般兼血鉀過高的病人,就應按營養師餐單進食。■拆解迷思:南瓜羊肉同食 Read More